清晨一缕晨光刚刚破晓,元军阵地中响起急促的鼓号声。
一万重甲骑兵与三万轻甲骑兵列队完毕,摆开冲锋阵型,一位身材魁梧到夸张程度的彪悍元军统领看着不远处唐军战阵,轻蔑笑道:“唐军莫非是疯了?敢在平原用这种防御阵型来抵抗我大元骑兵,我一万“铁浮屠”只需一次冲锋就可以让他们尸骨无存。”
此人正是元军骑兵统领元兀术。
身旁几位骑兵将领跟着一同大笑道:“大帅,唐军这是知道无法抗衡我大元铁骑,干脆找来一些残军过来充充样子,估计我们一开始冲锋他们就会调头逃跑。”
元兀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论起来,唐军的骑兵本就是我大元骑兵的徒子徒孙,就算他们把青龙军,白虎军都调来了也无法阻挡我大元“铁浮屠”,何况如今唐军的主力都在秦唐边境,这边根本没什么能打仗的军队,这个首功已经是手到擒来!”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传我命令,一万“铁浮屠”为先锋部队,分为三批次冲锋,务必冲散唐军阵营,三万轻骑随后扫荡战场,中午之前拿下唐军阵地,晚上全军摆宴庆功!”
元军数万铁骑同时挥舞手中战刀,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声。
元兀术的自信并不是毫无理由,自古骑兵对战步兵都是胜多败少,尤其是在平原之地,骑兵更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优势,尤其是元军重甲骑兵,人马均披厚重铁甲,刀枪不入,被称作“铁浮屠”,只要能够推进到敌军阵营中,凭借战马自身的冲击力加上骑兵手中的重矛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实属大陆常规战力中极为恐怖的存在。
唐皇李世民在第一次大陆国战中曾经见识过元军“铁浮屠”的威力,曾也想组建一支十万人的重甲骑兵,无奈培养一支重甲骑兵太代价太过巨大,且不说骑兵训练,兵器甲胄开支,单是饲养训练战马一项的开支就十分巨大。
元国本就是游牧民族为主,国内各个部落均有战马饲养,供应充足,而唐国境内适合养马的牧场十分稀少,只有在两辽境内才有少量牧场,战马数量更是稀少,为此唐世民借第一次大陆国战结束时与元国交好的时机,力排众议,花费近两年的国库收入,重金从元国购买数万匹战马运送至两辽,扩建牧场,又高薪聘请元国战马驯养大师来传授战马驯养技术,并虚心向元军学习骑兵战阵,最终组建三万重甲骑兵,称青龙军,三万轻甲骑兵,称白虎军,即便仅有六万骑兵,开支也占每年国库收入的二成左右。
但事实证明,这正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军的建立,才使得大唐常规军队战力超过靠骑兵雄霸天下的元军,到达大陆巅峰,唐世民作为一代枭雄,战略布局方面目光之长远绝非常人可及。
唐军阵地,刘宏基与程知节,钟琼并排站里在队伍最前方,望着远处黑压压的元军骑兵列阵。
“程统领,钟统领,元军就要冲锋了,按照他们目前的距离,大概在五百步,重骑兵最佳冲锋距离在二百步范围之内,我们按照计划全军将士有序后退二百步,要求训练阵型集结。”刘宏基沉着冷静道。
程知节和钟琼经过这一个多月来与刘宏基的相处,对这个年轻后辈将领却是刮目相看。
他来到两军前线后,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挖坑,刘宏基命令部队从边境线开始到新城之间挖出无数陷马坑,但却不是如同常规陷马坑一般的壕沟。
挖掘陷马坑是一般步兵与骑兵作战的必备战术,无非就是在两军阵地前挖掘一条壕沟,加以伪装,用来阻挡骑兵前进,但对于数以万计的骑兵冲锋来说,这些壕沟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为壕沟挖窄了,也只能将前两排冲锋人马陷入坑中,后面部队踩踏而过,如履平地,壕沟挖宽了,根本无法起到伪装作用,敌军只需要推进将土石填入,也只能拖延时间而已,却无法对骑兵造成伤害。
刘宏基却命人按照横竖阵型交错挖掘无数只有马腿粗细的深洞,上面加一层薄木片,再用泥土覆盖,乍一看根本看不出与普通土地有任何不同之处,人走过去也基本无妨,而且这种坑洞挖掘十分方便,一个月的时间没,唐军足足在从边境到新城之间足足布下了数以十万计的坑洞。
第二件事,刘宏基将朱雀军,玄武军,玄机营三支军队序列重新打乱,重新组合部署成为五百支小分队,每队六十名玄武军,六十名朱雀军和一名玄机营战士,并将每支小分队予以编号,用带有对应数字的旗号表示,身边备有一百名传令兵,每人负责传达五支小分队的进退位置。
自从大军来到边境这一个月,刘宏基每天就训练部队的机动速度,按照他的要求,各支小分队必须在命令传达后的第一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
他将整个战场看做一张巨大的棋盘,五百支小分队就如同我方棋子,而下棋者正是刘宏基本人。
程知节与钟琼都是沙场老将,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布阵之法,他们自问也能够将部队阵法布置的无懈可击,但一旦投入战场,就会出现诸多不可控因素,若是将领在战场上想时刻控制全局,甚至随意变动每个士卒所在位置,做到如臂指使的地步,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显然,这个叫刘宏基的年轻将领可以做到!
他们虽然佩服刘宏基布局之精妙,但也怀疑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因为这要考验一个指挥官刘对于战局的把控度是否精细,难道这个年轻人真可以在混乱的战场上观察到每一支小分队的位置和状况?
不管信与不信,此刻既然刘宏基是阵前总指挥使,他们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当下领命传令各军,开始缓慢有序的朝后方移动。
元兀术等将领看到不远处唐军竟然开始缓缓后撤,不由得哈哈大笑,看来果然被他们猜中了,唐军根本不打算与大元铁骑作战,这些部队不过是来做做样子罢了,必然是不敢面对铁骑的冲锋,否则怎么会还没开打就主动后退?
“传我命令,一万“铁浮屠”无需分批次冲锋,全速冲杀,一鼓作气冲破唐军战阵,轻甲骑兵随后同步冲锋,一旦“铁浮屠”冲破敌军战阵就从转向两侧包抄围剿,务必全歼唐军主力!”元兀术似乎已经看到了唐军在大元铁骑下四处逃窜的景象。
一万重甲骑兵呈墙状摆开冲锋阵型,开始加速冲刺,马蹄声如同奔雷响彻大地。
当第一队骑兵刚刚冲进大唐边境时候,令元军将领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冲在最前面的一千重甲骑兵,马蹄突然失去了重心,前蹄陷入了看不见的坑洞之中,战马在巨大的惯性冲击力下,马腿当场被折断,发出一阵凄厉的嘶鸣声,便连同马背上铁甲骑兵一同向前跌倒在地上。
此刻元军骑兵距离唐军不足二百步,冲锋速度已经提升到极致,后面的骑兵根本无法停下前进的步伐,只得硬着头皮踏着自己袍泽再次向前冲去,许多跌倒在地还没有咽气的元军骑兵却被自己家的战马给活活踏死,惨叫声不绝于耳,如同炼狱。
第二排,第三排的骑兵也没有逃脱同样的命运,活活被陷马坑给困住,百余名幸运者好不容易冲到唐军阵地前,却被不知从哪里射出来的弓弩莫名其妙的击中,当场毙命。
眼睁睁看着唐军就在二百步前,却还没有看清敌人的脸,就已经折损三千重甲骑兵,元军统帅元兀术的心里如同滴血一般,这些“铁浮屠”都是自己心头的宝贝,纵横大陆还从无败绩,没想到今天竟然中了敌人的诡计,还没正式交战就折损如此之多。
但他也知道此刻已经不能停止攻击,否则三千“铁浮屠”就算是白白把命丢掉了,既然已经冲过了这二百步,就算折损再大也要冲下去,只要能够杀入对方阵地,唐军还不是任由自己宰割?
但就在此刻,唐军又动了,躲在厚重盾牌后面的唐军整整齐齐向后撤了一百步!
元兀术一口鲜血差点喷出,这帮唐军也太无耻了,这是打算当缩头乌龟吗?
但他已经不敢再拿重甲骑兵的命去赌,只好下令鸣金收兵,但此刻后面三万轻骑兵也已经冲锋上来,正好将重骑兵返回的路死死堵住,近四万人马顿时挤作一团,互相挤压,又有不少人在混乱中被挤下马背,踩成肉泥。
好不容易所有人马都停顿下来,正准备调头撤回,只听唐军阵中三声炮响,正在后退的唐军竟然又整整齐齐的返回,如同一个个移动的碉堡,突然,数以百计的“碉堡”中射出无数支巨大箭矢,正是大唐朱雀军标配的朱雀神弓所射出的“凤尾箭”。
朱雀军,同玄武军一样,都是军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精英战士,所用“朱雀神弓”最低也是三石强弓,可在一百步内准确射杀,若是在盲射状态下,二百步内也可连发五轮而不力竭,朱雀军所用“凤尾箭”较普通箭矢要重一倍,贯穿力量也同样更大,如同铠甲根本无法抵挡,就算是防御情强如重甲骑兵,若是被正面射中,就算无法穿透甲胄,但仅凭震力就可让骑士受伤吐血,对于轻甲骑兵,若是正面遇上朱雀军只能是一场屠杀。
而此刻唐军距离元军骑兵阵营不过五十余步,箭雨泼下,目标却不是重甲骑兵,而是重甲骑兵后后面的轻甲骑兵,第一梯队六千名朱雀军将士连发三轮后便向后撤下,第二梯队六千人已经补上位置,同时全体阵营再次向前推进,每支小分队进退有度,丝毫不乱,这全都要归功于刘宏基对于每个作战小分队所处位置的精准把控。
再看元军方面,此刻已经乱作一团,天上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不停落下,顿时死伤无数,重甲骑兵不顾一切往后撤退,轻甲骑兵的尸体却堵住撤退的路线,近七千名重甲骑兵被困在血海尸山之中,进退维谷。
元兀术也不愧是元军悍将,此刻看到战况已经如此惨烈,竟是横下一条心,再次传令部队调转马头,整顿队形,准备再次发起冲锋,就算五十步的距离,七千重甲骑兵的冲击也可以要了唐军的命!